仇晓飞

无题

2011

铜喷金、尼龙袜、雕塑(一组两件)

23×9×23 cm×2件

在仇晓飞为人所熟知的早期作品中,带有着童年的个体经历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视觉回忆,这些视觉图像一方面勾起了人们温暖的怀旧心态,另一方面又隐含着艺术家对那个时代的人文判断。当往昔的“记忆”成为今天的一种流行标签的时候,它反而迫使艺术家思考,于他自身而言绘画的动力到底是什么。从2012年的《山前木后山》开始,仇晓飞的绘画作品中开始出现三维物品。而在同年初的民生美术馆个展“反复”中,艺术家用充满偶然性的意识流淌为画面与物体间构建出崭新的关系。

在2013年的北京公社的个展“劳申伯格说,拐杖总比画杖长”中,仇晓飞大量参考了劳申伯格的创作,将画布同实物并置,如肥皂、木条、一双雕塑做的脚和一根拐棍。在《无题》这件作品中,带有记忆痕迹的针织袜被穿在喷有金漆的脚形雕塑上,物体与图案、颜色相互扮演着延伸与侵入的角色。正如仇晓飞所谈到的:“如果绘画是一件涂有颜色的物体,那么带有颜色的物体也同样可以被称之为绘画。”

(赵梦莎、许崇宝 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