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白石
铁拐李
1927
设色纸本
132.5×38 cm
《铁拐李》是齐白石最喜爱的人物画题材之一。他依照民间传说塑造铁拐李的形象,垢面蓬头、手执铁拐,肩串葫芦,亦丐亦仙。他早年画铁拐李多持杖站立,夸张强调他“拐”的特征,颇具天真之趣;晚年所画,则多坐姿,有的背着葫芦,有的抱着葫芦,多蓬头垢面,少了几分天真,多出几分世故的苍老,着重刻画的是人物亦丐亦仙的特征,以此喻事喻理。此图即为白石晚年之作,人物意懒神散,介于乞丐与神人之间。画上题诗“应悔离尸久未还,神僊埋没却非难。何曾慧眼逢人世,不作寻常饿殍看。”意指借“饿殍”还魂的仙人,如果不是拿着葫芦和铁拐,谁又相信他是个神仙呢?这是说世人多只看外表,而少有慧眼能识得本质,从中亦不难看出齐白石隐蔽的自喻。
同一题材、同一母题反复画,是齐白石的一贯作风。他对铁拐李的兴趣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形象触动了他的所思所感。在齐白石看来,自己的艺术长期不被理解,一些人只看他的出身和外表,这正如把铁拐李看作“饿殍身家”。但这类含自喻之意的绘画与题识,鲜有愤懑之情,而更多的是幽默和无奈,以及寓于这种幽默无奈中的智慧。
(李寒凝、杨之歌 编写,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