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尚谊

毛主席全身像

1966

布面油画

262×137 cm

“毛泽东形象的制造是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中最重要的篇章,这不仅表现在数量与质量上,而且更为重要的还表现在它与毛泽东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和思想之间有一种深刻的互动和需要的关系。”

(邹跃进:《毛泽东时代美》,第一部分,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

在历史画创作中,图像化的毛泽东革命履历是重要的篇章。创作于1966年的《毛主席全身像》流露出了靳尚谊的肖像画理想。“肖像画中的形象,应酷似所要表现的人物。但要求貌似只是一方面,人物的个性及其精神状态必须鲜明而生动,两者缺一不可。肖像画在描绘人物酷似这一方面,是较容易做到的,但是如忽视性格、精神状态的鲜明表现,往往就不能成为肖像画,而停留于一般的习作。” “构图的选择要非常简练有力,因为肖像画的构图比较单纯,整个画面要严格符合造型美的要求。应尽量避免不美的形体、难处理的动作和杂乱无章的背景。动作和背景的处理,要紧密地配合,不能有一点妨碍形象的地方,艺术语言既要简练、朴素,又要有表现力。”《毛主席全身像》符合以上两个观点,观者在被领袖力量感染的同时,也会因朴素的构图而获得一丝于躁动年代中久违的平静。

(姜鹏,《靳尚谊与毛主席肖像画》,2011【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