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仁
突破
1985
布面油画
172×172 cm
在陈仁创作《突破》的1985年,“开放”与“解禁”历史性地将中国艺术的命运与学院主体的实验粘联在一起,与众多艺术家的个体生命粘联在一起,推动着学院师生们的形式创新与观念实验。投入和体验’85新潮带来的冲击和兴奋的陈仁已经觉悟到刻板僵硬的艺术教条如何窒息了年青人的创造性,他像二十世纪初的同龄人一样,也热切地要从不同的方向来突破传统的框架。因此他借鉴了比利时画家雷尼.马格利特的超现实主义画风,以三破世界跳高纪录的朱建华为蓝本,以两种不同空间的重叠,三个连续动作的切换,给自己找到了艺术创造的新突破。这件作品表面上是表现一个体育动作,实际则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创新精神和诉求,大胆地跳出了时空同一的现实主义绘画规范,纵身一跃,别有洞天,这便是《突破》的现实意义和象征意义。这件作品一经完成便成为当年浙江美术学院校刊《新美术》杂志4月刊的封面,紧随其后,又发表于1985年《美术》杂志的封二。
这件作品在1987年参加了美国加州亚太博物馆举办的“开门之后: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当代绘画展”。这是“文革”以后中国艺术在海外的首次展览,《突破》迅速吸引了很多的关注,其受关注的原因正如打开中美建交大门的基辛格在展览序言中所说:“打开国门之后,中国社会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西方世界十分关心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没有什么比来自新一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更能说明这种发展的了。”
(苏文祥、许崇宝、黄寺 编写,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