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焰
自画像
1989
布面油画
49.5×44cm
1968年出生的毛焰,成长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环境,令毛焰等一批青年艺术家开始关注自我,关注人本真的思想。于是,还在中央美术学院就读的毛焰,创作了多幅《自画像》。
本幅《自画像》不免令人联想到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衔烟斗的自画像》,这是因为毛焰受到中央美术学院画室顶光的启发,开始追溯欧洲古典艺术经典。画作中,艺术家的头部稍稍上扬,目光由上至下斜看向镜中的自己。头发在空中肆意地洒落开来,厚实的肩膀被蓝色调所笼罩,更加衬托着画家敏感的面部。艺术家的身后,是深邃的黑色背景,暗示着某种神秘浪漫的色彩,与画家沉郁超然又让人难以捉摸的神情相互呼应。画中的油彩调制得非常稀薄,细节繁复而缭乱,这样的处理直击了画家的不安与“神经质”。
自画像往往记录了一个人的外表和眼神,也暗示了这个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等。毛焰的每一幅自画像都是一个孤独的图景,一个人独自坐在幽暗的房内,再现着情感的克制与灵性。他的创作充满了人类情感的精微和脆弱,正如这幅《自画像》,以崇高的真诚性和本真性,宣告了毛焰青年时期对未来的幻想与对世纪末的隐忧,被称为“世纪末的一种表情符号”。
(李寒凝、杨之歌 编写,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