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2023.11.18

Capital: A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Art: The Case of Alexander Kluge

Sorry, this entry is only available in 中文.

2012年起,名为“重读《资本论》:以电影、艺术、戏剧解读马克思”的系列活动,陆续在北京、上海、南京和杭州等地举办。这场由歌德学院主办,各地高校与美术馆等机构联合举办的大型学术活动,既有其学术雄心:今天人们如何理解这部历史意义上的经典?尤其是在资本主义面临全面危机的全球背景下。也有其国内语境的现实意义。例如看似与现实有着距离的艺术实践及其观念,是否仍然具有社会介入和文化批判的潜力。

作为战后德国著名的电影导演、作家和理论家,亚历山大·克鲁格(1932年出生)既在“新德国电影”的旗帜下拍摄了大量的艺术电影,同时也广泛的拓展与介入了“批判理论”的发展和综合艺术实践,如电视、影像艺术和艺术展览等领域。2008年制作的长达570分钟的电影《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消息:马克思-爱森斯坦-资本论》,又在文化、艺术及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而2012年国内举办的系列活动可以看作是中文语境的延伸。

本次讲座从泰康美术馆开馆展“入世: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当代艺术”中的展品《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1867年)为开端,以亚历山大·克鲁格的电影《资本论》及相关的艺术实践项目为主要分析背景,尝试探讨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资本一体化的现实语境中,如何以一种考古学的行为激活历史和当下的对话,并为现实赋予了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