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4 16:00
回望九十年代
- 时间2025.06.14
- 地点泰康美术馆2层 “母体——TA们的共享客厅”

讲座时间:2025.6.14(周六)16:00
讲座地点:泰康美术馆2层 “母体——TA们的共享客厅”
主讲人:
隋建国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尹吉男 美术史家、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主持人:
阮晶京 泰康美术馆研究员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1990年代是一段被不断谈起、也亟待重新理解的时光。正是在这一历史节点,雕塑家隋建国开启了从具象雕塑向观念转型的重要探索;而作为美术史家与批评家的尹吉男,则以深刻的历史意识与批评立场,书写并见证了这一时代的艺术变革。
隋建国在90年代初从传统学院雕塑出发,逐步尝试将工业材料、现成品、场域结构引入创作,以钢筋捆石、橡胶嵌钉等材料实验,强调结构本身的情感张力。
《结构系列(云石)》通过将自然山石嵌入工业铁架,以雕塑语言呈现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在钢铁结构中为文化之“根”寻找安放之所。这些作品不仅开启了他在结构与感知层面的探索,也标志着中国当代雕塑向观念性和装置化的过渡。
与此同时,尹吉男作为批评家和策展人,深度参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他提出“新生代”“近距离”等批评概念,关注年轻艺术家在现实转型中的表达。1991年,他策划的“新生代艺术展”,为当代艺术打开新的讨论空间。1993年出版的《独自叩门》确立了他敏锐而独立的批评风格,被誉为“敏感而冷静的艺评家”。与此同时,他活跃于《读书》《美术星空》等平台,推动当代艺术进入更广泛的公共视野。
尹吉男与隋建国的关系跨越三十年,早在九十年代初,尹吉男便敏锐敏锐感受到对方作品中的“材质感”能够“发声。2021年,他为其策划个展《隋建国:写空》,并撰写前言,从“以实写空”的哲学角度解读隋建国雕塑——他认为,雕塑并非直接展现“空”的消逝,而是通过“实”(如泥、石、结构)“写出”无形之“空”。
泰康美术馆正在展出的“未完成的时间:中国当代艺术1980s×1990s”,以艺术作品与人的情感连接为出发点,打造一场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实验。展览期间我们特别策划推出「TA们的故事会」系列活动,以八九十年代亲历者的故事,把艺术与生活、记忆与当下紧密相连。